# 记者在震区 #
四十天前,我们开启了“记者在震区”系列文章企划,关注在土耳其地震现场一线报道的记者们,期望从他们的经历中,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需要怎样的灾难报道?”。四十天后,经过与七位一线震区记者对话,这个问题依旧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
其中不少记者与我们坦白,这次国内对于土耳其地震的报道大多是“不完美的”,遥远的路程、陌生的国度、语言的壁垒等纷纷成为报道的阻碍。他们无不遗憾地表示,如果能更好地解决语言问题,在启程前能更了解土耳其当地的政治情况,报道也许可以做得更好。
在与七位记者对话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他们对于灾难的无力感,他们对于报道的思考和更进一步的渴求,事情似乎最后定格在“不圆满”这一瞬间。但同时,我们也得以窥见震区报道现场的种种细节,人们是如何互相拥抱安慰,记者们又是如何带着观察和发掘的视角与当地人产生联结。
以下,我们整理集合了深度营发表的七篇“记者在震区”系列文章,并附上了稿件作者们的感受。你能直观地看见每一位记者对灾难报道的不同思考与现场具体操作,期望能让人们更加了解这次土耳其地震报道的种种细节。
01
作者 | 温泓烨 宋佳旻 陈律雅编辑 | 吴雨航
温泓烨作者感言:
记者在震区是我在深度营参与撰写的第一个项目。在这里,我完成了在深度营里的第一篇稿子。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很仓促但也很充实的采访。
仓促指的是,我们从组队到采访,中间只隔了两天。在这两天的时间里,我们不仅要上课,还要抽出时间收集资料、撰写并完善采访提纲等等。短暂的准备时间虽然给予我们新的调整,也提高了我们的准备效率,但同时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一定要做好案头工作。
起初在收集采访对象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完整地将采访对象所报道的涉及土叙地震的所有文章和视频都看一遍,这也就导致了后续我们在与记者老师对话的过程中,我们并不了解老师所提及的视频,从而没有很好地进行问题的展开。
其次,是要注意采访问题的逻辑和重要程度。在撰写采访提纲的时候,我主要是围绕着“去之前、去的过程中、回来之后”的时间顺序去设计问题的,逻辑上行得通,但是可能会导致重要的问题的顺序偏后等问题,所以当时编辑也是提醒了我们,要考虑问题的重要程度来进行顺序的调整。
充实的那一方面指的是采访对象杨峰老师是一位非常健谈、热情的记者老师。在采访的过程中,杨峰老师侃侃而谈,分享他在震区的所见所感,还原了土叙震区的诸多场景,让我们抵达了那个正在遭受侵扰的地方。而我从他的分享中,感受到了文字无法给予我的、令人震撼的对震区的悲伤与震撼。
这一次仓促但充实的采访,我想,我不仅是在和封面新闻的记者杨峰老师对话,也是在和土叙震区对话。
02
作者 | 郑钰纯
整理 | 李欣怡 程丹妮编辑丨屠杭莹 梁栋 吕宜函郑钰纯
原本意味着“远方”的震区,在与老师的对话里,变成了一幕幕围绕着废墟的景象。废墟之上,挖掘机一刻不停地工作、救援队忙前忙后;废墟里,散落着人们曾经生活的痕迹;灾民由痛苦转向麻木,围在废墟前茫然不知未来在何处……景象之外,我在老师多次表达的遗憾中,感受到异国灾难报道操作的艰辛与局限。还记得这个系列一开始提出的问题是:我们需要怎样的灾难报道?文章中的记者老师给出的答案是:除了灾难现场和救援工作的呈现,灾难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同样值得关注。但当记者身处震区,他们将面临的是语言阻隔、文化差异、交通障碍、时效压力…每想把报道做得再深入一点,这些因素的影响就会再显著一点。那么,灾难报道该如何定位?作为记者又该如何破局?这是留给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因为李晶晶老师在采访前已经做过在震区报道的经验整理,所以这次采访主要是老师讲,我们做一些补充提问。困难的在于如何从较多的采访材料中,理出一条清晰的主线,找到独特的角度,讲好“记者在震区”的故事。在整理采访记录的时候,我们发现,李晶晶老师叙述的时间线是很清晰的,在这之上有她报道行动和心态上的变化,所以我们认为以时间线来讲述全文,会比较容易让读者代入。其次,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李晶晶老师反复地强调了“到达震区现场,做现场的故事”的必要性。因此,我们最终确定了它为文章的主要角度。文章的主线与角度确定了之后,接下来的写作成稿就比较顺利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因为是采用自述的形式,在遣词造句和句子之间的连接上,要努力贴近以“我”来讲故事的行文风格。整篇文章的操作过程总体是顺利且迅速的,主要的经验是:要明确分工,且严格在规定时间内,执行好各自的任务,同时与被采访的记者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首先说约访,一开始,陈龙老师仍处在报道碎片化的遗憾中,便没有接受我的采访。但是我还是很想采访他,便劝说他可以分享个人经验,最后他便松口后面忙完杂志稿,再看看是否可以聊聊。我后来又约了陈龙老师一次在北京线下采访,这时他答应了。因此约访不要害怕采访对象拒绝,多尝试一下可能有不一样的结果,即使没有也要尽一份力。约访成功后我开始做采访提纲,这时我便把陈龙老师的报道细读了一遍,针对他的经历提了相对细致的问题。后来,我和叙瑾到线下采访陈龙老师。出乎我意料的是,采访问题刚问了几个,话题就被陈龙老师带到本次报道中客观的困难和他的遗憾。我后来几乎是强行拉回采访提纲的部分。最后,聊的近3个小时内前一半在聊遗憾的原因,后一半在聊他的经历,很割裂,为组稿带来了困难。这里面能反映出我的采访经验还是不足,没有很好地沿着采访对象的表达深挖,而是被采访提纲束缚住。不过,线下采还是很有好处,能清晰地感受这个人,和他真正想表达的东西。后来拖了很久才写好了初稿。有了初稿,其实就能很快梳理出该补采哪些问题,所以一开始不要怕,写就好了。我随后约了补采。陈龙老师在高铁上回答了我的问题。因为高铁信号不好没法打电话,我们微信沟通,每个问题他都会回我很多60秒的语音条。这次补采又前后沟通了近三个小时,把割裂的部分全补上了。补采完,我就有底气知道能写好了,第二天就交了二稿。子豪的反馈是写得很好,只改了一些段首语的部分。后来又交给陈龙老师核对,也没有什么太大问题。但是在稿件发布后,发现稿子里涉及齐然老师的部分出了些纰漏,还好修改字数在20字以内,可以提交微信平台修改。所以总结的教训是,稿件中涉及转述的其他人的信息,还是要再多跟转述方确认一次,尽量让他跟对方确认,以免纰漏。这次的采访本身过程是很愉快的,因为陈龙老师非常好相处且尊重人,让我看到一个文字调查记者的敬业,合作的叙瑾、编辑子豪和统筹淑欣都给了我很多帮助。但是聊的内容,有关灾难报道的经历的部分又很沉重,一些受到客观限制没有放进稿子的部分其实是对我影响最大的,我还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些内容。很遗憾我不能告诉大家她的名字,所以我只能用我贫瘠的文字勾勒她的样子。她在2月8日前往土耳其,在土耳其待了约半个月。这半个月内,她发回了稿件、视频二十余篇,跟志愿者和救援队站在一起,与土耳其的民众同频共振。她说自己资历不够,不让我们叫她老师,于是我一直称呼她为姐姐。在采访过程中,她几乎毫无保留,和我们聊了很久。我记得采访的那天晚上我们蹲在不同学校的不同楼梯间,对着同样的一轮月亮,听着她讲她在土耳其的故事。在她的讲述中,我似乎能跟着她一起感受到伊斯坦布尔和阿德亚曼的不同,就像“汶川地震现场与上海的区别”;我似乎一起体验了震区的尸臭,也一起认识了伊斯坦布尔真诚又善良的朋友。不过这场体验结束得比较仓促,因为宿管阿姨跑来冲我们喊:“小姑娘嗷,熄灯了噻,不要再打电话了哦。”采访过后的组稿过程称得上是顺利。没有人拖稿,也没有人不认真写作。也许是她的讲述实在是提供了很多素材,我们自然又迅速地分好工,每个人都认真完成了自己的部分。在组稿过程中,她也给我们提了不少建议,让我学会了很多。她真的是个很好很好的记者。她说了很多,如果愿意的话,不妨去看一看。从我们的字里行间,或许你可以窥见她是一个多好的人。作者感言:
参与记者在震区这个系列,我读了很多很多关于土耳其地震的报道,让我有机会与前往震区一线的记者对话。第一次去到灾难现场报道要做哪些准备?记者在现场需要做些什么?记者在现场会遇到哪些困难?在专业和情感之间如何做出选择?这些生动而具体的问题,也在与记者对话的过程中被一一解答。我仿佛也能感受到记者在遥远的国度所感受到的,人与人之间跨越国界、种族、语言的善意。但坦白来说,在做这篇稿子的时候,我还有太多地方做得还不够好。采访那天,我带着电脑和耳机,坐在宿舍的楼道进行采访。但当时我的耳机出了点问题,我听见的声音很小,以至于在有很多细节方面没能及时追问。所以提前把设备调整好,充分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采访顺利进行。采访完之后,记者老师告诉我,文稿需要用匿名。当时的我看来,要尊重采访对象的意愿,所以我接受了这个建议。但后来我在复盘的时候就会想,为什么我当时没有去追问对方是有什么样的顾虑呢?为什么我当时都没有尝试着说服对方公开姓名呢呢?这之后,我更加意识到,记者与采访对象是平等的,充分理解对方的顾虑,在采访前后进行有效沟通也是很重要的。
高中时候读《看见》《平均分》,最有感触的部分其实还是记者前往灾难现场的感受,读起来有一种苍凉的悲壮感。进入新闻学院以后,我也一直觉得距离灾难现场很远,直到这期“记者在震区”启动,看到消息的第一刻我就报了名。这一次,由我执笔记录下震区的记者故事。领到采访极目新闻满达老师的任务以后,我们搜罗了满达老师参与采访的土耳其地震报道,对满达老师的大致行程、地震中一些重要的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结合已有报道和以往灾区报道复盘的问题,我们小组列出了采访提纲。和满达老师的采访更像和一位朋友聊天,亲切又舒服。这是满达老师第一次去到震区做报道,但言谈之间透露出的专业可以看出之前满达老师在媒体做突发报道积累的经验非常丰富。满达老师整体的表述精准而克制,和我们分享去土耳其的行程时,他能具体到小时,讲述震区的生活也不忘给我们描述很多细节;而谈到看到震后被压得像夹心饼干一样的建筑时,他也露出了自己感性的一面,说自己曾泪流满面。回顾整体的写作过程,我觉得比较重要的部分还是要和记者弄清楚行程的时间脉络,土耳其和国内存在时差,这一块非常容易弄混,一定要和记者多确认几遍。另外,在询问采写方法论时,可以结合已发表的报道询问具体细节的操作方法,这样得出的建议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操性。刘淑欣
实话说我觉得我统筹干得不太行,但问题是,这次统筹其实并不是我第一次做项目,甚至不是我第一次人员管理。特别是时间进行到中段,三月中旬的时候我几乎摆了差不多一个星期,项目推进一下就非常的缓慢,所以之后的项目大家一定记得找一个无论如何都不会摆的统筹。以及没有相应的精力和决心就不要揽统筹这个活了,中旬我摆的时候是已经处于那种精神状态连睁眼都成问题的程度,但还是在回相应信息。大家痛苦我也痛苦。还有就是统筹也不代表你能决定所有东西,我之前做过的项目几乎都还在学生范围,在项目前期我依旧是习惯于“我决定行就行”,其实你得听编辑和组长的意见的,记得做决定前和大家商量一下。1.按照互联网一样的每个部分划分小组很有效,你需要做什么部分就可以马上找到相应的人。3.其实组内有编辑经验丰富的同学可以请他们担任稿件编辑的职位,但找深度营内愿意来帮忙的往期同学更好一些。(仅限于写稿同学经验不太多的情况下)4.这种特别有时效性的记者访谈就需要在前期做得更快一些,找人找得更频繁一些,不然会过了热度。